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中国有色金属报:瞄准“千百十一”奋进目标 打造有色金属现代产业体系——陕西有色金属集团高质量转型升级之路
|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2025/9/1 9:10:00|作者:陕宣|人气:385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前身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公司、陕西省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2000年,陕西省在下放的中央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整合省属有色金属企业,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改制为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被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被确定为陕西省大力培育的两家世界一流企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已成为集资本投资、产权管理和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了“勘研建、采选冶、材装贸”等全链条业务,构建了全要素产业体系及多元金属品类结构。其主要产品中,钼精矿产能5万吨/年,钛产业加工能力超过4万吨/年,综合实力均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电解铝产能90万吨/年,位居国内十强;铅锌产业冶炼能力达到60万吨/年,含副产品总产能位居国内第一;硅产业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年;贵金属产业体系完整,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钒、钨、镁产业各有特色。目前,拥有权属二级企业21家、上市公司3家,其中,金钼股份是国内首家钼行业A股上市公司,宝钛股份是中国钛工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宝色股份是我国特材非标装备制造第一股。

2023年以来,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着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瞄准千亿元产值新增、百项“国之重器”突破、十个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一流企业创建和有色金属高新材料新名片打造的“千百十一”奋进目标,大力推进“3456”产业转型升级,奋力打造有色金属现代产业体系。

坚定政治站位国企功能持续凸显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始终扛牢国有企业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统筹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主业新质发展和履行社会功能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策执行力做到“两个维护”。

工业总产值和利润实现10%双增长。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陕西省委、省政府国企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聚焦企业核心功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破题高质量转型升级,找准了破题之道。2024年,该集团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增幅均超过10%,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超过60%,开发新产品30项,开发新客户近400家,获评2024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及陕西省国资系统稳增长突出贡献奖、科技创新奖、改革发展提升奖三项大奖,获评2024年度陕西省属企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优秀企业、经营业绩目标责任考核A级企业。权属企业宝钛集团荣膺中国工业大奖,宝钛股份荣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企业取得AAA级授信。

顺利实现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今年以来,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深化落实陕西省委“三个年”活动和“八场硬仗”部署,紧扣“高质量转型升级初显成效”这个核心目标,以“25+12”项首要标志性重点任务推进的确定性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党建提质的举措更有效,经营向好的基础在夯实,转型向新的目标再清晰,作风向上的氛围愈浓厚,谋准战略目标导向下的重点任务,并全面推进。上半年,该集团实现营收、利润、产值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52.23%、50.12%、50.47%,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交出一份高质量的“期中答卷”,为完成全年工作和“十四五”收官打下基础。

坚定深化改革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唯有破难,才能解困,唯有栉风沐雨,才能玉汝于成。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始终紧扣“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以一系列专题部署和举措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上半年完成改革任务58项、完成率98.3%,12项标志性改革管理制度加快建立。突出“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和“以新增长点打造论英雄”导向,该集团高质量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资本运作稳步推进。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积极执行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打出证券市场“组合拳”,实现上市公司市值倍增,金钼股份、宝钛股份、宝色股份3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市值共计涨幅14.21%。宝色股份打破传统短期薪酬激励局限,顺利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加快拟上市公司培育节奏,陕西西北有色矿产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西北有色地矿集团登陆资本市场序章开启。

数智转型稳步前行。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围绕“全产业链数智化”战略构建“技术中心+场景应用+生态协同”三位一体体系,重点在核心业务场景AI渗透、冶炼加工智能化、新材料研发与应用三大领域落地实施。上半年,全力推进集团总部财务数智化转型、安全双预防监管平台、电子招采平台、人力资源管理等11个管控类项目,各企业智能化示范场景项目有序推进。金钼集团加速推进“数字钼都”建设及“5G+智慧矿山”项目。宝钛集团统筹推进智能化工厂、可视化车间示范性建设,探索钛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能力。西安勘察设计院以“工程+数字”为突破口构建起涵盖智慧矿山、生态修复、新能源装备的三维增长极。

坚定提质发展转型升级持续增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陕西有色金属集团贯通“闭环、穿透、提级”三类管理,稳存量、拓增量,按照“预防式”管理,实施“大经营”管控,积极参加第九届丝博会,举办陕西省铝镁钼产业链推介招商会,组团参加第55届巴黎航展并拜访欧洲重要客户,今年以来开拓新市场300余户,打基础、利长远,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产业项目支撑有力。陕西有色金属集团聚焦产业“谋划—谋定—立项—建设—运营”全周期工作机制精准发力,对所有重点项目按照“六个再优化”实施再复盘、再优化闭环提升。2025年上半年25项产业发展标志性任务加力推进,滚动谋划产业项目75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7项、占比75%,目前27个项目已开工,3个项目达产达效;启动降本降耗项目28项,新产品开发项目13项。榆林新材料集团合金分公司75吨生产线熔保炉组点火成功,从建设阶段过渡到设备调试和热负荷试车阶段。


资源储备持续强化。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加强地勘专项资金支撑引导作用,上半年围绕6个成果突出项目进一步加大勘查,并新增第三批18个支持计划项目,实施内部地勘项目20余个。铅锌、铜、钨、锰等矿产正在深入勘查。聚焦“钼、钛、铅锌、金铜镁”等矿种,加大矿业权收储力度,深入推进资源储备支撑。目前,地矿集团、黄金集团各地勘单位8支地质队从秦岭腹地到云贵山川、从天山南北到中亚戈壁正陆续开展野外勘探工作。

坚定科技自强创新驱动持续加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的位置,重塑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出研发成果转化,构建科技创新价值生态管理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支撑。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始终锚定新产业项目和新增长点打造,今年以来开发新产品34项,新产品贡献率7%,共建联合创新中心4个,科创生态价值体系持续完善。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重点科技项目13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项、行业协会科技奖7项。17家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扎实推进,2家入选第二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1家入选第五批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1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家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目前,第三批“国之重器”项目正抓紧梳理,75项“四个一批”科技项目已全面启动,部分项目成功突破,实现批量供货。近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202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陕西有色金属集团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彰显了科技强企、创新引领的硬核实力。

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建创新研究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赫晓东签署建设陕西有色碳硅新材料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构建科研创新生态价值管理体系,探索并践行“院所即我、我亦院所”研发新模式,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构建。金钼集团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展的低氧钼粉产业化研究项目提前近两年实现量产。榆林新材料集团和郑州大学共同研发的铝电解阳极炭渣脱碳脱钠制备氟化铝和磷酸锂关键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攻克阳极铁炭压降高、能耗大的行业难题,为铝电解行业降低能耗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方案。

坚定人才强企持续构建人才谱系




事业成败,根本在人。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坚持党管人才,进一步充实“五类”人才体系,“四支队伍”产业运营团队累计建成4625支,“2155”产业管理团队建设持续推进,产业研发团队围绕“院士专家、科研院所、专业专委”持续加力,“大经营”视角下业财融合的经济管理团队和“三个专家一个明白人”党群业务团队建设持续提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在选拔使用干部方面,做到精准识才、“赛马”用才、精心育才、人尽其才;在培育锻炼方面,坚持履职培训让干部“充电蓄能”、例会督导让干部“穿透落实”、交流挂职让干部“拓界提能”、课题推进让干部“破题创新”;在干部人才激励约束机制方面,重奖专项突破、克难解困、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实干实绩。通过搭建引才平台,该集团完善引才体系,创新引才机制,畅通引才渠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搭建人才成长平台。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以“陕有色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四赛四抓”劳动竞赛等为抓手,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激发广大员工建功立业热情。深入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在生产一线脱颖而出,成为推动企业技术革新、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

坚定党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牢牢把握政治原则,以改革精神深化党的建设、作风建设、群团建设和整改工作机制建设,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党建业务同频共振,以党委“三大职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程度检验全面从严治党、从强建党的成效,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首要任务的思想自觉与行动成效体现出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作风建设持续深化。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保持务实作风,大兴调查研究,深化“四下基层”。该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确定13个调研课题开展领题调研,形成高质量转型升级调研报告,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升级这个时代课题提供了“陕西有色方案”。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推进违规吃喝专项整治,通过专题辅导、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形式开展学习2470 次,实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全域覆盖,开展2轮下沉式督导检查,制订制度44项,着力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坚持作风转变与转型升级双向融合,将集团“五个不平衡”“五个不充分”问题整改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度融合,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建引领扎实有效。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推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对“有色党建”5个新体系进行再审核、再优化,常态化开展党建特色活动,以“党建成链”赋能“产业强链”,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推进“五类”监督贯通协同,凝聚监督合力。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借力信息化突破传统党建时空局限,打造“业务链+数据链+任务链+决策链”四维穿透式党建管理模式,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打造了集党建业务管理、业务操作、党员学习于一体的“有色先锋”党建信息化平台。广泛开展“揭榜挂帅”“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建+”等活动,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转型。


星光不负赶路人,历史属于奋进者。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扛牢政治责任、担当发展使命,对着具体问题抓破解,对着标志性任务抓落地,以顶格标准、满格状态、真格举措全力推进高质量转型升级,打造有色金属高新材料新名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有色力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_M5AoHz0SUv8stSg2Jm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