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精神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上级精神
胡和平在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上的讲话
来源:     2016/8/11 0:00:00 作者 : 党委工作部   人气: 7707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勤俭同志下午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就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盯追赶超越目标,按照“五个扎实”要求,全面落实“六抓六促进”工作措施,全省经济在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8207亿元,增长7.2%,高于全国O.5个百分点。

    “总体平稳”的主要表现是:经济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主要指标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7%至8%区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9.3%、6.7%和5.6%,基本延续了进入新常态后增速趋缓、增长稳定的态势。二是就业和物价总体平稳。1-6月CPI稳定在1.5%,城镇新增就业23. 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64.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降幅较一季度分别收窄2和0.2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三是消费和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73.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高于全国。四是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夏粮总产479. 1万吨,是1999年以来第二个高产年,果畜菜等产业提质增效,在稳定上半年经济中发挥了基础作用。

    “稳中有进”的主要表现是:经济运行基本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一是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13.9%,位居全国前列,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7. 4%,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7%、11%、50%和21.6%,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步伐加快。二是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7.6%,一、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4.2%和15.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6.7%,其中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3%,金融业和文化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00%和62.6%,补短板、调结构的作用日益突出。三是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与多家央企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首届丝博会分别利用外资项目、国内联合项目合同额117亿美元和6810亿元。外贸进出口增长11.7%,增速居全国第1位。经济外向度低的短板正在加速弥补。四是先行指标稳定向好。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8%和12.2%,公路货运量增长5%,发用电量分别增长0.5%和7%,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7.3%,支撑了经济的稳步回升。

    成绩来之不易,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及时出台供给侧改革性改革实施意见并确立“1+5”政策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制定房地产去库存11条举措,新推出脱贫攻坚“1+N”系列配套政策,全面实施改善消费品供给、降本增效和制造业升级三个专项行动,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二是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争取国家各类建设资580亿元,出台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奖惩办法,落实省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省委、省政府领导分别带队到各地现场办公,促进了投资到位和项目推进,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00亿元,扭转了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局面。三是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和稳工业增长有机结合。出台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研究制定14个重点产业五年行动计划,建立了重点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及7个工作推进组,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安排工业稳增长专项资金,加强重点企业跟踪服务,着力推进能源深度转化项目建设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新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占比达61%,拉动工业增长超过7个百分点。四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激发创新活力。围绕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等17个重点领域部署创新链,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8家。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新模式的10户企业和科研机构已经启动,投放成长性企业引导基金1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陕西创新创业联盟,推动众创空间与实体经济相对接。中兴微电子项目落户西安,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无人机研发生产试飞基地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五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52项,陆续公布市县权责清单,首批试点的147家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全面实施“营改增”,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6%。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推进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正式获批,新增旧金山、阿拉木图、柬埔寨等国际直飞航线,通过外交部陕西全球推介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平台推介陕西新形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问题。主要是:能源工业持续低位徘徊,同比下降1.8%,下拉经济增速0.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特别是工业、民间投资分别下降4.5%、4%;大宗产品滞销与传统商贸乏力并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O. 6个百分点;财政增收难度加大,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低于去年同期6.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效益持续下滑,利润总额下降19.4% ;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政府审批程序和行政性收费项目仍然较多,一些地方要素成本偏高,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难、信贷融资难问题突出。这些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国内外环境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运行比较困难,稳定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我省经济回稳动力和下行压力仍在相持,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总体上肴,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

    从产业结构看,我省能化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6%,油气当量居全国第一,煤炭产能全国第三,受国内外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的影响,煤炭、原油价格持续不振,大部分煤矿产能难以充分释放,成为影响整体经济的主要因素;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但体量偏小,短期内难以对冲能源价格回落带来的影响。但作为国家能源接续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我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存,新旧动能相互交织,多点支撑和多元带动的格局正在形成。

    从区域格局肴,全国区域经济格局走势分化重塑加快,产业转型先行省份发展势头强劲,中西部经济增速普遍快于东部,我省经济增速尽管高于全国,但已由多年来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回落到现在的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向西开放和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我省科教、文化、区位、能源等优势加速释放,必将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第三产业占比大、增速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我省则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阶段,二产占比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低于全国10.8个百分点,服务业潜力大但短期内很难大幅提升,工业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我省工业化进程滞后于全国,但与之相应的产业升级、新经济成长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空间广阔,蕴含着较大发展后劲。

    以上情况表明,尽管我省当前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但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有基础、有条件实现追赶超越的目标。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深入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以稳经济增长、促有效投资为主要目标,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工作责任为重要保障,通过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走势,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稳定经济增长、促进有效投资,推动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把培育发展新动能与改造提升传统优势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稳增长与调结构,着力促进经济增量崛起、存量调整、结构转型。

    1.把工业转型升级摆在首位,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当前能源化工产业尽管遇到了一定困难,但仍是全省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要结合实际落实国家对煤矿企业去产能的有关政策,抓住煤炭、原油等价格回升有利时机,全力促进能源稳定生产,扩大优质煤、兰炭、石油市场份额。要鼓励煤电企业抱团取暖,增加大用户直供电额度到200亿度,力争全年外送电量100亿度以上。加强国V汽柴油封闭运行,支持延长集团建成城市便利直供加油站100座。加快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渭南热电联产项目、安康火电厂等建设,推进中煤煤制烯烃二期、华电百万吨煤制芳烃等转化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实施煤、油等深度转化项目,推动能化工业向下游产品延伸。

    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目标大力发展新经济,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打造新动力,培育新引擎。落实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着力打造我省化工、新材料、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等六大新支柱产业,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培育3D打印、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制造等14个重点产业,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尽快发布工业企业优先技术改造目录,抓好15个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技改项目,引导企业在智能制造、扩大先进产能、科技成果产业化、生产装备更新换代、推动绿色制造等领域实施技术改造,实现产品、技术、工艺和装备升级。采取汽车促销补贴、钢铁新品种奖励、机床新产品产业化等措施,推动汽车、冶金、机床三个行业发展提速。

    要发展分享经济,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推动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金融、生活服务、知识技能、生产能力等领域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努力使传统动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向个人消费的细分领域拓展,另一方面也要向企业端市场拓展。要发展信息经济,支持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和“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尽快挂牌运营,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大数据与云计算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移动宽带通信、呼叫中心、远程教育等信息增值服务,大力培育网络娱乐、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等数字内容服务新业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支持实体店通过互联网展示、销售商品和服务。要发展消费经济,围绕适应市场新需求深挖消费潜力,支持服务主体围绕消费新需求增加有效供给,稳定传统消费,扩大新型消费,发展体验消费,着力培育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新的增长点,鼓励支持发展便民利民社区商业,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其资源消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的优势,着力推进文化、旅游、物流等产业提质增效。深入发掘历史人文资源,系统打造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大遗址保护、自然山水等文化品牌。以3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引领,推动陕西大剧院、石峁古城等重大文化项目开工建设。与国家旅游局合作创建全域旅游试点省份,加快太白山等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启动渭北及秦岭旅游轨道交通建设,积极创建精品旅游线路和景区,推出更多像白鹿原影视城一样的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和大宗商品物流,加快建设空港新城国际航空物流港,积极组建货运航空公司,尽快建成西安咸阳机场口岸进境免税店。推广陕鼓服务模式,发展研发设计、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启动实施一批健康与服务养老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健康养老机构。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重大任务。要坚持“四化同步”,以工业化、信息化理念和手段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围绕10类主导产业建设2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探索整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指导大荔、蓝田、榆阳开展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在继续抓好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的基础上,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风光,打造一批生态优美、风光宜人的特色小镇,促进农林旅游融合发展。

    2.坚持供给需求两端发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切实抓好国家“十三五”规划涉及我省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的落实,加快推进移民搬迁、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地铁、电力等重大项目建设。抓好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督促90个省级重点新开工项目9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积极推动西安—延安—榆林等高铁项目建设,争取安康—岚泉、山阳——柞水等8条新上高速公路项目年底前全部开工。要大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弥补城镇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的短板,启动实施“大西安”城市群配电网智能化改造、西安和延安地下综合管廊、宝鸡和铜川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

    要扩大工业重点领域投资,组建首期总规模300多亿元的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新材料、军民融合等5只省级产业发展基金,带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加大对三星闪存芯片二期等24个重点项目协调督促力度,加快推进咸阳8.6代液晶面板、宝鸡吉利36万台发动机、渭南沃特玛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尽快实施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及产业化、环保型节能印刷核心装备产业化等6个项目。加强中兴通讯终端产品项目的跟踪服务,积极引进比亚迪电子生产线、汉能薄膜太阳能汽车、双龙20万辆SUV等重大项目到陕西发展。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我省发展的重要经验。上半年全省产业化项目储备普遍不足,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9.9%。要继续实行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审批绿色通道、重点项目巡查制度、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等措施,促进前期项目提前开工、拟建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加快投产。要聚焦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发展需求,在交通、电力、水利、油气管网改造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要严格执行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奖惩办法,调动各方面抓项目、促投资的积极性。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申请设立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狠抓央企进侠、丝博会、农高会、陕粤港澳招商签约项目落地。今年以来,华润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交通建设公司、东航集团、伊利集团等多家央企和大企业来陕洽谈合作,有关方面要抓紧对接跟踪,力争项目早日实施。

    3.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切实增强发展动力。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要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及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要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可能产生颠覆性突破的重点领域进行战略布局,提高原始创新能力。要组织实施一批省级重大专项,在能源化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加快推进石墨烯、量子通信、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研究,争取在第五代移动通信、增材制造、无人机、北斗导航、虚拟现实等领域取得突破及示范应用,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把握好中国科协第十八届年会将于9月份在西安召开的机会,推动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

    以《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获批为契机,突出“军民融合创新改革试验”和“统筹科技资源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积极开展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试点,建设军工单位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以基础配套、零部件、通用分系统等领域为重点鼓励有资质的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招标,加快推进10个百亿级军民结合大集团和5个500亿级军民结合基地建设。以资本为纽带与部分在陕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科技型企业,近期抓紧推进航空航天发动机项目。

    围绕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供给,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互动。积极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模式,开展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和股权激励试点,加快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打造一批院所引领型的创新产业集群和孵化基地。支持延长石油、烽火通信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中兴微电子、中电科信息产业园建设步伐,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导航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开发区要成为我省追赶超越的重要引擎,要推进各类开发区转型升级,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西咸新区要先行先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发展模式;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要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西安航空基地、西安航天基地要打造中国“动力之乡”。7月21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第八次会议,对杨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推动杨凌在更高层面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引导省内其他国家级开发区立足资源禀赋建设现代产业基地,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国际合作产业园区。需要指出的是,各类开发区要把培育“瞪羚企业”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瞪羚企业”由于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与极具奔跑和跳跃能力的非洲瞪羚类似而得名,创立后通常能够快速实现数倍甚至成百上千倍业绩增长,已成为孕育原创新兴产业和催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引领者,我们一定要在政策、资本、人才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让“瞪羚企业”从无到有、越来越多。

    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完善减免规费、降低门槛、融资担保、离岗创业等针对性强的“双创”政策体系。要把线上与线下、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有机融合起来,加快搭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平台,建设集创新创业联盟、创业苗圃、创客中心、种子基金、创业课堂、创业导师、商务秘书服务等于一体的服务体系。要优化创业创新服务,整合盘活全省服务资源,加快“创途在XIAN”、双创基地、西安北航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发展,为企业创办和成长提供“一条龙”服务。要完善知识产权环境,促进在线创意、研发成果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切实维护创业创新者权益。

    4.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健全规划体系,全面推行“多规合一”,积极开展城市设计,加快编制关中—天水城市群规划、省域空间和城镇体系规划。要以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为目标,统筹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县城过境公路改造、城市排涝、美化亮化绿化、公共停车场等项目建设。要加快推进西咸新区、韩城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和渭南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继续抓好大柳塔、蔡家坡、庄里、恒口等小城市试点。要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产村相融、绿色家园”的思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调整完善生态环境空间,加快推进村庄环境整治、面源污染治理、公共设施配套和特色产业培育等工作。

    实施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一市一策”分类指导,是我省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创新之举。要按照强关中、稳陕北、兴陕甫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陕北转型持续发展、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要对“一市一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调整完善新一轮差别化扶持政策,鼓励各市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要抓好国务院《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衔接落实,细化工作方案,争取国家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要对上半年省上召开的陕北高端能化基地建设座谈会、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座谈会确定事项进行一次“回头望”,对照会议部署梳辫子、抓落实,全力以赴加快相关项目建设。9月份召开关中协同创新座谈会,要拿出一批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各市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在优化关中产业合作布局、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承载发展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围绕全省结构调整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配套服务,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5.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认真贯彻国务院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工作会议精神,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壮大。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尽快组建省市县三级投资担保公司,年底前实现融资担保平台市县全覆盖,积极发展各类民营银行,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要完善“政银企保”合作平台,改进授信管理,推进省级再担保机构向民营企业覆盖,鼓励政策性、开放性金融机构通过转贷、担保、直接贷款等方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要把新三板上市与“小升规”有机结合起来,全年力争150户中小企业在新三板上市。

    确保民营经济公平参与竞争,关键是要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和市场准入,从政策导向和体制机制上扫除“隐性壁垒”。要支持引导民营企业以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股权转化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增资扩股及企业经营管理,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医疗等领域再向社会资本推出一批国企与民企合作的示范项目。国家正在制定《政府投资条例》,将进一步加大养老、教育、文化等领域投资开放力度,我们要主动跟进,制定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军民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具体措施。

    6.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主动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江苏省的沟通衔接,协商编制新一轮协作规划。要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对象,按照“六个精准”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易地搬迁脱贫、产业就业脱贫、教育脱贫、生态保护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确保完成全年130万人脱贫任务。易地搬迁是我省实施精准脱贫工作的创举,要切实做好搬迁补助政策衔接,统筹推进安置点产业培育、公共设施配套、管理服务跟进等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要发挥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持续用力抓好“两个80%”民生政策的落实。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尽快制定实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行动意见,健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拓宽租金、利息、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要认真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高校创建“四个一流”等重点工作,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全省启动高中免学费教育。要深入实施健康陕西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全国综合医改试点,加快组建医疗集团和医疗联合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要切实抓好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各项筹备工作,向全国展示陕西形象、传递三秦声音。要启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筹备工作,系统谋划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着力优化环境、强化责任担当,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发展

    发展事关全局,责任重于泰山。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必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必须全面破除要素配置体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效率提升、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支撑体系;必须勇于担当、砥砺前行,锲而不舍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1.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好“三去一降一补”歼灭战。要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钢铁去产能指标,稳妥有序安置分流人员。按照省政府《关于房地产去库存优结构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强化措施落地,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金融风险防范,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非法集资活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要继续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力补齐生态建设短板,大力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加大秋冬季空气污染防治力度,全力扭转上半年关中空气质量下降的局面。“降成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深入实施降本增效行动,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降低税费成本,全面推行“营改增”,调整部分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要降低社会保险费成本,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要降低要素成本,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加快直供电和低电价区、低气价区改革,出台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调整政策。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行精益物流等现代管理模式。

    2.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要尽快制定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一企一策”方案和各市国企改革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加快形成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企业改制上市,提升国有企业证券化水平。探索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扎实抓好提质增效工作,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要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努力降低电力成本。切实做好价格机制改革,全面实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加快形成价格市场化决定机制。要系统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妥开展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要加快组建完成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推动国有林场和盐业体制改革。

    3.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切实抓好我省确定的15大类、67项“放管服”改革任务,继续取消、下放、调整一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不符合简政放权要求的各项规定8月底前要全部废止。要尽快公开省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事项目录,10月底前公开市县镇三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完善县乡村三级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延伸。要做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各项前期工作,实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

    4.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抓好国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意见的落实,积极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要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投资项目融资渠道,支持有真实经济活动支撑的资产证券化,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要支持金融机构提高对重点企业的授信额度,开展产业链贷款、知识产权抵押、股权质押等业务。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投资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双创”项目有针对性地提供股权、债权以及信用贷款等融资综合服务。要发挥好各类产业基金的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不断增强财政统筹能力。要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方式与机制,加快组建铁路建设集团公司,进一步健全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民生设施等领域的投资运营机制,推动PPP模式发挥更大作用。

    5.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扩大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围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着力构建国际交通商贸物流中心、产能合作中心、科技教育中心、旅游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要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建立健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品质,争取获批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切实抓好中韩产业园、中俄丝绸之路创新园、中吉空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全力推进中亚能源吉尔吉斯斯坦石油炼化工业园、咸阳纺织集团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纺织工业园等建设。要继续加强大通关建设,优化整合口岸监管服务功能,推动航空港和陆港联动发展,加快推进丝路沿线省市区通关一体化。要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合作,深化同江苏、天津等省区市的协作合作,推动扶贫开发、水源地保护、汉江经济带等重大事项落地。

    6.全面落实“三项机制”,切实强化责任担当。要着力推动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落地生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给干事创业者撑腰,给改革创新者松绑,让为政不为者让位。要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负责同志,要始终把经济工作牢牢抓在手中,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进企入厂解决问题,深入一线督促检查,形成上下齐抓经济发展、共促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要切实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对改革抓得实、有效果的要表扬,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问责追责。

    最后强调当前几项工作。一是加强防汛抗洪工作。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当前我省的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预警,加大河流、水库、塘坝的巡堤查险力度,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御,高度重视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确保今年安全度汛。二是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企业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煤矿、危化品、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对各种隐患要及时排除和整改,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要严厉打击食药领域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三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埋头苦干,追赶超越不停步,五个扎实谋新篇,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建设更高水平的三个陕西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